【资料图】
新能源时代,算了一下,目前有4家是赚得盆满钵满的,按照销量高低排名分别是比亚迪、特斯拉、广汽埃安、理想。
这4家属于是第一阵营了,但可以看到的是,除了来自国外的特斯拉,以及新势力的理想,传统的大厂就只有比亚迪和广汽埃安可以拿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。需知道的是,新能源车并非是近一两年才推广,国家早在10年前就不断加码;最为关键的是,在政策的引导下,诸多大厂都加大力度投入,可是,鲜有几家能够做好。
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?我认为,新能源时代的到来,算是看清楚了各家打造自主品牌的能力,曾经多是依靠合资品牌的输出才能笑傲江湖,但真正要单枪匹马开干的时候,则暴露了自己的真正实力。
5月份的数据显示,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共计销量为75913辆。这个数据里面,五菱宏光MINI就占去了20346辆,五菱缤果占去了14164辆,剩余的约4万辆,则由其余的合资品牌、自主品牌“瓜分”。
其中,智己汽车5月销量为2009辆,飞凡汽车为2349辆。智己和飞凡皆为上汽打造的,面向高端的新能源车品牌,但除了上市不多时的飞凡F7还能看出一点潜力之外,其余车型几乎在市场上没有什么竞争力。
具体到车型来看,5月份,飞凡R7销量仅有47辆——或许早看到飞凡R7的表现低迷,飞凡F7才制定了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;智己方面,LS7销量为1922辆,L7仅有87辆。
可以这么说,虽然飞凡和智己在股份的占比上不相同,但始终是由上汽打造和主导,如此,在定价上,显示出了惊人的相似——定价错乱。同为中大型级别,作为SUV的智己LS7相比轿车L7在起步价上便宜了5万元;同为中大型级别,作为SUV的飞凡R7相比轿车F7在起步价上贵了5万元。
或许可以将这样的定价方式,解释为产品的卖点不尽相同,但再结合产品的推出节点来看,两个源自上汽的新能源车品牌,真的急了。急得有些步伐错乱了。
事实上,早在调动集团资源打造上汽乘用车之时,上汽就不遗余力推动自家的新能源车业务,可惜的是,荣威品牌难当大任,许多的规划夭折,最后跟着时代的潮流衍生出全新的品牌。不能说上汽没有及时应付市场的变幻,只能说,上汽在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自主品牌之时,能力或许尚有欠缺。
关键词: